
鋰電池回收利用須謹防“后院起火”
廢棄液體廣泛存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各個行業中,就算是在以環保為目的的廢舊電池回收利用過程中,也會產生含氨廢水等對環境和人類有重大危害的廢棄液體,因此,對于保護環境和愛護人類生命健康來說,有害廢棄液體的處理尤為重要。
鋰電池在資源再生循環利用過程中,經過熱解、粉碎等物理預處理和浸出、萃取等化學處理后,只能得要鎳、鈷、錳萃余液,要想鎳鈷錳復合氧化物和鎳鈷錳酸鋰這樣有價值的材料,必須引入大量的氨水來進行處理,這樣一來,在廢舊電池回收利用中必然會排出有害的含氨廢液。過量的含氨廢液排入水體將導致水體富營養化,造成水中生物大量死亡,不僅會對環境造成極大危害,也會對經濟和社會造成巨大損失,高濃度氨氮廢水被氧化生成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更將對人類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隨著國家對氨、氮、磷等有機污染的重視,各種含氨廢水的脫氮技術、廢水資源化利用工程也成為研究熱點。
據了解,全國廢棄化學品處置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與全國化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無機化工分技術委員會已召開制修訂標準工作方案會,為《含鉻廢液處理處置方法》等4項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和《廢棄液體化學品分類規范》等7項國家標準以及《水化氯鋁酸鈣》等10項化工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打下基礎。這表明國家正通過不斷完善各項標準來對相關企業進行約束和指導,從而加強對污染源的監測,規范排污口,監控工業廢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淘汰落后的生產能力及工藝、設備。
其中,全國廢棄化學品處置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廢棄電池化學品處理處置工作組(SAC/TC294/WG1)組長單位,廢舊電池回收利用龍頭企業邦普集團主要參與了《廢棄液體化學品分類規范》和《含氨廢液處理處置方法》兩項國標的制定工作,為兩項國標積極進言獻策,反映企業真實生產現狀和用戶要求,為制定標準打下良好的基礎。
邦普是國內最早從事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的企業之一,擁有自己的化學回收基地,技術先進,綜合回收率高達98.5%。經拆解所得的動力電池可直接轉移到邦普的化學回收基地進行回收處理,實現拆解與回收的無縫對接。那么邦普在廢舊電池資源循環利用過程中是如何處理廢棄液體的呢?代表邦普參與本次國標制定工作的負責人表示,邦普堅持綠色回收利用過程,特別重視在廢舊電池回收利用過程中的環境治理,絕對不能容忍為了消滅一種污染而產生另一種污染。
據邦普化學回收基地研發人員介紹,邦普通過建設氨氮廢水及重金屬廢水資源化循環利用系統,采用環保關鍵廢水處理利用技術,實現無害化廢水管理、循環回用,廢水處理后的回用率達到65%,余下廢水經處理后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的初衷是為了減少對環境的危害,循環利用稀有資源,在這過程中如若只為提取高價值的電池材料來謀取利益,忽視了對其產生的廢液、廢氣的治理,那對于環境保護來說,是得不償失的。我們不能只重視某一種結果,堅持綠色的資源再生循環過程,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用科技創造綠色生活。
保護自然環境,是人類共同的呼聲。工業廢棄液體成分復雜多變,對環境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防治工業廢棄液體的污染迫在眉睫。相關企業必須緊跟國家政策與標準的步伐,不僅要提高回收率,同時要將建設液體廢棄物處理設施體系作為重點,監管好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的“后院”,確保廢棄液體 “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 處置,確保廢棄液體處置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確保廢棄液體的高效回收利用。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