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三峽商報記者來到位于白洋園區的邦普一體化電池材料產業園,一個個繁忙的鏡頭,見證了邦普人干事創業的熱情。10月17日,50多名“邦普戰士”從全國各地迅速奔赴宜昌,項目團隊完成集結;樓上樓下工地現場,各部門各司其職,確保項目12月1日如期開工。
一、800輛物流車,實現“貨找人”
“園區廠房林立,機器人穿梭其中。遠程集成控制,只需一鍵啟動,生產線自動運行。”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項目推進辦公室高級總監、邦普宜昌基地總經理王皓描述了這樣一番場景。
園區機器人智能巡檢,實現自主巡邏。配備可見光攝像機及紅外熱成像儀,可對基地130棟廠房,近2000個巡檢點進行數據采集和智能分析診斷,并通過遠程無線傳輸。
二、設計方案優化了,60多個版本
“整體設計方案以智能制造為主軸,深挖一體化、集約化制造,凸顯全產業鏈體系優勢。”在謝發源看來,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為基礎,邦普一體化電池材料產業園項目建成投產后,將讓宜昌發揮磷礦及磷化工優勢,以生產磷酸鐵鋰等電池正極材料為核心,向動力電池領域拓展,使化工產業鏈得以延展。由此,宜昌精細化工產業也將迎來跨越式蝶變。
三、真正實現電池“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宜昌項目部助理總監彭冬介紹,邦普宜昌項目建成投產后,會是國內乃至國際第一個從電池回收到正極材料生產的全產業鏈基地。
依托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在電池回收領域積累數年的“定向循環”技術實力,邦普宜昌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實現材料從廢舊電池來,到全新電池去,整個過程呈現了電池全生命周期綠色、高質的閉路循環系統,真正實現電池材料“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整個過程包含了前處理、濕法冶煉、前驅體、正極材料等一系列工藝處理流程。在定向循環的模式下,實現電池回收與再生的節能化、環?;约案哔|化。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公司總部提出了‘安環第一、質量第二、生產第三’的總體要求,邦普宜昌項目建設都必須在這個前提下總體推進。”安環管理部經理王偉強說。
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宜昌基地助理總監唐盛賀表示,邦普宜昌項目將會大幅度使用綠電,從廠房設計、產線設計、園區設計,秉承綠色發展理念,是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式園區。
以生產正極材料核心設備輥道窯為例,常規采用的是40-50米的輥道窯工藝,這種窯成本低,但能耗較大。而在宜昌基地,將采購近100米超級節能輥道窯,采用自主研發的100米窯爐燒結正極材料的工藝,在降低能耗的同時,還可實現全程可控化。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